2023年10月9日 ,由湖北省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和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宜昌段建设领导小组主办 ,湖北省艺术研究院、宜昌市文化和旅游局、武汉市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和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具体承办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与长江文明国际传播研讨会”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 。 北京大学城市与和记娱乐app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旅游研究院院士吴必虎教授受邀参加并发表主旨演讲 。
宜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正英 ,湖北省文旅厅一级巡视员陈祖刚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总协调人韩子勇发表开幕致辞 。 业内专家学者及来自其他省份、湖北省各市州文化和旅游部门的负责人以及高校、科研单位的专家等24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 本次研讨会从国家文化公园的价值定位、政策意义 ,建设的现状、问题和策略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重点与难点、路径及国际传播等方面展开交流研讨 ,包含9场主旨发言和3场分会场讨论 ,旨在深入研讨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研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长江文明的历史价值和当代价值 。 吴必虎教授受邀进行了题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文化景观视野与游历记录呈现》的主旨发言 。 从文化景观与游历记录的角度 ,谈到了国家文化公园的文化景观形成机制、国家文化公园的线贯性与区域性 ,以及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游历记录呈现 ,重点强调长江游历记录对于长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 。
吴教授认为 ,在文化景观史中 ,长江是非常重要的公共事业景观 ,代表长江的航运文化与水利文化 。 他指出 ,长江流域作为一个地缘的文化舞台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贯穿了青藏-云贵-巴蜀-荆楚-吴越文化区 ,里面蕴含大量自然景观与文化景观 ,在建设过程中 ,应该将自然保护地的保护与文化利用统一考虑 。
吴教授提到 ,国内外关于长江的游历记录非常丰富 ,如陆游的《入蜀记》、范成大的《吴船录》、英国探险家阿奇博尔德·约翰·立德乐(Archibald John Little)及其著名游记《扁舟过三峡》等 。
宜昌的三游洞 ,唐代诗人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个人曾一同游过此洞 ,白居易留下佳作《三游洞序》 ,宋嘉祐四年苏洵携苏轼、苏辙二子游三游洞 ,苏轼写有《三游洞》五言排律一首 ,及三游洞题壁诗一首 ,苏辙也赋诗七古《三游洞》一首 。
吴教授建议 ,在宜昌建立“长江游历图书馆” ,统一收藏全世界古代的游历者 ,现代的游历者 ,不同语言和不同版本的长江游历记录 ,做为长江书写与游历记录收藏与研究基地 。
主旨发言结束后 ,与会人员还围绕“建好用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路径选择”“长江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现状、价值及路径”“新媒介技术背景下长江文明的国际传播路径”主题 ,进行了交流探讨 。